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2021年4月13日BIM科技阅读模式

2021年BIM 行业会出现哪些变化?就我们目前的观察来看,有两个大的方向值得关注,分别是基础平台战、应用大分化。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 「基础平台战」指的是基础图形引擎、基础开发平台之争。

无论是国产软件还是国外软件,都陆续有了布局的新动作;稍小的软件商、传统工程领域企业中的开发者也在主动出击,寻找适合自己的底层引擎,为自己或者用户开发本土化的工具,而这又引起了第二个发展方向的变化;

? 「应用大分化」,指的是施工、设计、业主、咨询等企业 BIM 应用方向的大分化。

本来他们在各自的业务模式里井水不犯河水,前些年被 BIM 技术吸引到一起,大家聊起了差不多的东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摸索、排雷,已经明确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业务模式该朝着什么方向去,经过短暂的相聚,大家又开始分道扬镳。

甚至不仅是施工、设计等企业之间的应用出现分化,同类型的企业也出现发展方向的明显分化,比如有的设计院干起了软件开发,接触华为阿里,向科技公司转型;有的施工企业做起了设计,向 EPC 总包转型。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今年开始的这种变化,会有好几个事件相继发生,咱们今天从一条新闻聊起。

最近我们看到「 BENTLEY 软件」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初一看就是一条简短的发布会官方预告,仔细一琢磨,这事儿还真不简单,这个发布会上要讲的东西,以及请来国内企业的嘉宾要演讲的内容,也许是我们对今后发展预测的一个开端。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因为看到的这篇文章比较简短,信息量不大,我们特地联系了 Bentley 公司全球副总裁李翔,打听了这场发布会要讲的东西,下面大家切好西瓜,听 BOX 给你唠一唠。

事儿要从国内设计院的定制开发聊起。

之前 BIMBOX 给你讲了CNCCBIM OpenRoads的开发历程,这个产品是中交一公院基于 Bentley 的 OpenRoads 软件做的中国版定制开发。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知识封装」,意思是把那些需要反复使用的知识,封装成一个模块,供人们调用。

当年 Revit 作为 BIM 技术的代表软件进入人们的视野,功能的本质就是「封装」,想建墙模型的时候,就去点「墙」,想画一个柱子,就去点「柱子」,而不必学习那些最基础的建模命令。

而到了其他更复杂的行业,比如基础设施行业,如果你使用这样的封装,用楼板画路面、用栏杆画道路分隔线,那就太折腾了,违背了「封装」的本质。于是,Bentley 针对特殊的行业,再次做了封装的工作,把路基、桥墩、边坡等构件封装到专业的软件中去。

再到 CNCCBIM OpenRoads 这样的国产化软件,则是在 OpenRoads 的基础上,再次封装了一些知识,比如本土化的设计流程、构件库、相关的标准等等。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另外,我们给你推荐过的那本书《追梦》,也用很大篇幅讲了电建集团华东院在自主软件研发方面的探索,用数字化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同样是对工程知识和设计能力的一种封装。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而这次要发布的,是 OpenRoads 和 OpenRail 两款产品的中国版开发平台。

简而言之,就是请来几家已经合作过国产化软件研发的企业,谈谈自己的定制开发,并且把这种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向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开放,再说说 Bentley 对未来开发者的技术支持和销售支持,也就是怎么帮大家赚到钱。

今天咱们要拆开聊的就是这么三个方面:

?行业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企业和个人的新选择

?领先的国内企业有哪些值得一听的经验

1变化生态的竞争

首先分析分析,为什么 Bentley 选择这个时间点来向整个行业发布开发平台呢?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市场独立的需求越来越被重视。

过去几年,中国的项目,尤其是那些难度高、社会影响深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数字化提出了更新也更高的要求,大型项目的数字化交付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当然与数字中国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和工民建行业不太一样,很多基础设施的专业非常多,并不能满足于通用的数据信息,而是对专业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种专业性一方面是行业性的,也就是建筑、结构、机电等工民建专业没办法直接移植到基础设施行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的,也就是国外的标准、流程不能直接移植到中国。

而 Bentley 中国的团队认为,以往先全球化、再中国本地化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拖慢了中国工程行业数字化的进程,他们希望在中国市场被美国总部足够重视的背景下,把本土集聚多年的生产力真正释放出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疫情。

很多人说,多年之后再回看2020年,会是很多企业进入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分水岭,隔离这件事让很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时髦不时髦的问题,而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

过去的一年,我们参加行业的会议,哪怕是那些和 BIM 无关的传统行业会议,「数字化转型」都是企业绕不过去的问题,甚至在很多国字头的企业,谈这个问题都已经是某种政治正确。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第三个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的技术扩张需求。

中国很多的工程企业已经走进数字化应用的深水区了,他们的应用模式也不再是十人左右的 BIM 中心作为主导,而是要向企业内部去扩大应用。应用范围一扩大,很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无论是流程方面、标准方面还是应用难度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是流程和标准向软件内置的功能妥协,还是反过来软件向传统去妥协呢?这不是高喊一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复杂博弈,管理模式要改变这不假,而针对特定企业流程定制开发更「接地气」的本地化功能,也一定是个强需求。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建设行业悄悄发生着一个奇妙的变化: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去搞软件开发了。他们要利用数字化给自己的员工定义新的工作模式,也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新的服务和产品价值。

而这反过来就给传统的软件公司出了一道题:要不要和转型的传统企业开放合作?

如果你是一个软件企业的老板,你就知道这道题没有那么好回答,要不要开放,开放多少,和谁合作,和谁竞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放共赢」的道德题,是要算账的,甚至在企业内部也是要博弈的,因为但凡开放一部分外部合作,就意味着在内部放弃一些东西。

Bentley 中国团队的回答是:这是个机会,要抓住。

这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果所有人都不开放,大家公平竞争,那就拼实力,而如果竞争对手选择了开放,造出了生态圈子,那这种选择就有了几乎确定的答案。

而众所周知,那个对手就是 Autodesk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对于大众来说,Autodesk 的 BIM 生态建设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完成的,十几年的时间,基于 Revit 这样一个平台,诞生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二次开发企业,让用户、用户的客户、用户周边的环境,都被种种二次开发的产品围绕,以至于如果想如果跳出这个体系,会在很多的领域遇到问题。

很难说这样一个局面是 Autodesk 精心设计的,因为这种局面在后来的 Civil 3D、Infraworks 等产品线都没能复制,Revit 的成功可以算是一个营销奇迹了。

其实放大一点来看,对于整个 BIM 行业来说,都还是在打江山,无论是 Autodesk、 Bentley、Graphisoft 等外来软件商,还是本土的软件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都还远远谈不上瓜分红利的程度,站在所有厂商对面的,是那些还不愿意采用数字化方式来工作的人。

像 Autodesk 和 Bentley 这样的公司,已经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完成了某种赛道的分化,各自在工民建和基础设施行业中占有一片江山。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不过,Bentley 「给行业高端用户提供应用软件」的自我定位也带来了问题。以往的软件研发和销售策略,一直是关注基础设施行业的企业级销售,而这个行业的采购者主要是「金字塔尖」上的头部用户,这些用户确实是精英,项目也是世界瞩目的超大项目,单个用户价值高,但因为数量少,就导致 Bentley 软件的群众基础很薄弱。

没有形成规模的用户群,行业里愿意来做本土化二次开发的人就少,同时产品的单价就很难降下来,这就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局。

而在前面说到的几个背景下,选择这样的时间开放 SDK,并给开发者提供支持,就是要破这样的困局,单价和用户量这两个要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那就从第三方工具这个比较好扶持的要素下手。

可能你觉得,一家公司就像是一个人,下个决定挺容易的,其实还真不是,尤其是跨国公司。

跟李翔聊下来,我们了解到 Bentley 在中国有一个很特殊的团队,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是唯一一个专门为某个国家所创立的产品团队,他们其实一直在和美国总部就中国区的产品策略自主权进行着持续的争取。

以前国外软件所谓的本土化,主要就是简单加一些中国的功能,再加上一些界面、文本的汉化;而现在是把定义产品的权限单独放在中国的团队,他们拿到了规划产品路线的权力、访问和更新底层代码的权力、规划每个版本发布和定价的权力,以及产品培训和合作伙伴计划等等一系列的自主权。

这可不是随便打个报告的事儿,在一家跨国公司内部,要争取的事儿还真是不少的,当然,这也和中国市场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密不可分。

李翔也说到,哪怕用户开发出来的软件只卖一块钱,如果本体软件的授权费是20万,那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总价格也是20万零一块。他们真正希望的是,通过市场上更多可以落地的应用,形成一种开发的生态,让更多的工程能使用这些工具,最终通过用户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增长,把单个用户总成本降下来,从而进入一个更良性的商业循环。

2技术开放了哪些功能?

以前的 OpenRoads 和 OpenRail,虽然也有行业内的开发合作伙伴,但整体还是一个偏垂直的产品,原生内容占90%,用户自己的开发占10%,而通过这个平台的开放,Bentley 中国的计划是把绝大部分功能都暴露出来给开发者,让它们真正成为一个平台向的产品。

这个平台在技术上开放了三层的 SDK,分别是:

? PowerPlatform SDK

它是最底层的 SDK,也是所有 SDK 的基础,主要面向底层的 MicroStation,用最通用的 API 支持创建一些模型对象,也是灵活性最大的一层。

? CIM SDK

以 PowerPlatform SDK 为基础开发而成的一套 SDK,属中间层SDK。各种专业可以利用这一层去定义自己的 BIM 构件和行为,也可以定义与 Bentley 软件已有构件之间的行为关系。

? Civil SDKs

最上层SDK,它是在 OpenRoads 和 OpenRail 软件里,以设计功能为基础抽化出来的 SDK 集合,让用户快速在高层次上直接调用现有的功能和参数,去适应自己的操作流程,以及创建、读取已经定义的对象信息等功能。

这样拆分成三个层次的 SDK,带来的好处就是,不同开发水平、不同需求的企业,可以各取所需,希望更多功能变化的去底层开发,希望重新打造工作流程的可以在顶层拿现成的功能,就会比较灵活。

实际上,工程建设企业的优势在于对设计和建造过程经验积累,而并不在底层代码的研发,而这正是软件开发商多年在积累的技术。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做更敏捷的事情。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而分别代表道路和桥梁两个专业的 OpenRoads 和 OpenRail,也只是 Bentley 在中国开放二次开放的起点,后面的水利、水电、电力等行业,里面有大量的场地设计、给排水设计、测绘等等专业,也会坚持走这种开放的路线。

3商业谁能赚到钱?

其实对行业里具体的人和企业来说,更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得到好处?

首先,这个平台是没有身份限制的,无论你是大型企业中的 BIM 团队、小型软件开发公司还是个人爱好者,都不设任何限制,可以在网站上直接下载试用版的软件和 SDK。

在这种开辟市场的背景下,Bentley 也会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更长时间的重复试用,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丰富的中文开发资料、开发案例、视频学习课程,定期组织研讨会,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一开始用户的开发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功能,而一旦开发成果形成了可商业化的软件,Bentley 也有一套叫做 BDN 的正式商业支持计划,帮助开发者把软件卖出去。他们正在开发新的开发者支持网站,经过认证的工具和产品、开发者的宣传资料都会放到官网上给市场呈现,Bentley 也会在宣讲会中给所有自家产品的用户推荐这些第三方产品。

最终开发者交付的产品形态一共有两种。

?第一种是标准的二次开发插件,可以单独定价,不过要搭配相关的基础软件才能使用。

?第二种更有意思,叫做 OEM 模式,就像 CNCCBIM OpenRoads 这样的软件,是把功能编译到独立的软件中去,最终的用户和 Bentley 不发生关系,而是直接购买开发者的成果。

对于独立的软件开发者来说,能够做出一款相对独立的软件,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吸引力,由于销售不再绑定 Bentley 原生的软件,开发者也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而这反过来对软件用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因为 Bentley 所有的底层数据都是基于 dgn 格式打通的,这就意味着你开发出来的任何产品都可以无缝接入到整个 Bentley 的产品体系里面去,而那些产品的背后是非常完整的数字化系统,以及中国最顶尖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很多新进入市场的开发者来说,顺畅地接入到已经存在的市场和技术体系里,当然是比从零开始对抗式推广要轻松得多。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对于那些不是软件开发者的团队,也可以在这种新的模式中找到发展的机会。

比如一家企业的 BIM 中心,走到了第三年、第五年,模型搞定了,标准写完了,二开尝试了不少,企业的支持也给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会面临一个价值输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怎么赚钱,那么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里,除了对外做咨询项目,把自己探索成功的工作流程、更加本土化的研发成果形成一个可以打包销售的软件,也是一个市场化的好方向。

另一个研发的方向不是市场化的方式卖软件,而是针对大型项目的定制开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业主除了要求交付一份 BIM 模型,还要求咨询服务团队提供包括软件在内的全过程服务,这样的盈利模式不一定是卖软件授权,而是给更高阶的项目卖服务。在这种项目里,使用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去做开发,就不用去操心相对底层的 IT 内容,专心发挥自己在设计、管理方面的特长就好。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最后,对于那些有钻研精神的个人来说,现在整个行业里会 Bentley 的人本来就少,懂得研发的人才更是稀缺,掌握道路、桥梁等工具的企业定制开发能力,可能会成为进入大型企业与项目的敲门砖,也可能是开启自己差异化创业之路的起点。

4启发本土企业的经验

咱们说了这么多开发的事儿,如果你压根对开发不感兴趣,也对什么软件商业的市场生态无感,这个发布会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看看那些已经开发出国产软件的公司做的演讲。

有意思的是,这些准备演讲的公司里,除了北京跨世纪这样开发了CSD交安设计系统的软件商,还有好几家并不是软件商,而是传统的设计院。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传统企业在新赛道上的尝试——谁说小米只能卖手机的?造个车试试。

除了我们以前聊过的中交一公院和他们的本土化道路设计软件CNCCBIM OpenRoads,比较值得关注的还有中铁设计集团的铁路集成设计软件CRBJ、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的船闸设计系统ShipLock Designer、电建集团华东院的桥梁正向设计软件BD Station、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隧道智能设计师、甘肃交通规划院的波形腹板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系统。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这些成果,都是在 Bentley 正式向全行业开放开发平台之前,一家一家单独合作的,你可以通过他们开发这些软件的过程,了解到不同行业的需求是怎样落到软件功能上的,怎么通过开发适合自己的工具来推动企业变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怎样重新定义企业服务的边界、成为一个新物种的。

比如现在的铁路、水利、国网电力等行业,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业主单位会牵头去推动数字化,需要的就是一套数字化的方式来运营资产,那么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供应链都要做好准备,不管能不能做正向设计,相关的数据是必须提交到平台的,这样很多设计院传统的设计业务模式很难对接到上游的大型项目,在准备上市的时候估值也会很低。

有些设计院就把自己的数字化积累和工程设计能力联合起来,打造成一家科技公司,再回到市场中的时候,无论是企业估值,还是对上游资源的掌握,都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

而要打造这样的一个体系出来,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趁手的工具,否则工程师出不了活儿,后面所有的设想都是空谈。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4月13日
  • 1、BIM学习网为资源共享网站,大部分资源均可在线免费获取,少数资源可通过VIP会员方式获取权限。
    2、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3、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请联系QQ/微信:9-5-7-0-3-2-9-6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
    4、百度网盘分享内容难免有被取消情况发生,VIP会员可直接联系索取和谐内容。
    5、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一文看懂2021年BIM国内的变化和预测